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冬將軍的神話?二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美式民主的神話?留言終結者

冬將軍的神話,第二次世界大戰衛國戰爭和拿破戰爭

我查了一下1941年冬天莫斯科的氣溫的歷史資料確認如下事實

在 世界上一直流傳著一個神話,是說1941年冬天德國人不能拿下莫斯科是輸給了寒冬將軍,是因為那一年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極寒。然後根據氣樣資料的統計顯 示,1941 年的莫斯科冬季氣溫並未低於-20度,這對於莫斯科人來說,並非算是特別寒冷,反而是前一年的1940年莫斯科1月氣溫達到了-42.1度。

同樣關於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羅斯慘敗也是有著關於冬將軍的神話。事實上1812年冬天的俄國平均氣溫並未低於-5度。而真正的寒冷只在12月初才到來,氣溫達到了-20度,不過此時拿破崙已經渡過了別列津納河基本上快要離開俄國了。


關於二次世界大戰和拿破崙戰爭時期的莫斯科冬季


莫斯科保衛戰德軍進攻階段11月到12月5日
蘇聯反攻階段12月5日

當時德軍進攻階段的11月最冷也不過零下10度 持續時間大約3天,後來溫度甚至回到0度左右
根據1941年11月在莫斯科附近的溫度在11月4日溫度降至-7°,這個溫度只有歷時3天,然後重新上升到0度。氣溫下降了15 - 18度的時間只有3天(11 月13日),後來重新回到-5~ -10度的氣溫。
資料來源

http://mosoborona.ru/?p=481

以下是1941年平均氣溫的資料.
1941 год, °C −14,2 −10,6 −6,3 1,7 7,3 12,3 21,0 17,0 9,2 2,1 −5,3 −12,9 1,8 −3,2

莫斯科氣溫-維基百科


德軍的補給線和後勤為什麼根不上?
當 時俄羅斯鐵路網的軌距寬度是1524毫米,俄羅斯的鐵路軌距寬度是在1842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根據交通部部長梅利尼科夫(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 Мельников)的報告設計的,下令將軌道寬度增加89毫米,當時的歐洲國家普遍都是使用相同的寬度和標準來設計鐵路軌道,以變生產製造相同的火車頭 和車廂等,這個寬度就是「軌距」因此火車車廂和火車頭可以在歐洲大部份軌道中共用,但是前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在1842年就意識到鐵路運輸據有重大的軍事戰 略意義,以此把國內的鐵路網寬度加寬,就算敵人攻入己方領土時也無法大規模利用當地的鐵路來進行運輸補給戰略後勤物資。因此在100年之後德國中央集團軍 攻打莫斯科的時候,只得到了原定計劃1/3的彈藥和物資。可以說沙皇在百年前的戰略決策幫助了俄羅斯。



世界各國鐵路之軌距寬度(毫米)
資料來源  軌距- 維基百科俄羅斯鐵路運輸




德軍為什麼會失敗?
德 國是輸給了大縱身防禦戰略,事實上在防禦莫斯科蘇聯當時以大縱深梯次防禦應對,設立了三道防線,防禦縱深達250公里,每道防線又有3層防禦地帶,莫斯科 城周圍的環形防禦區,以及城市近郊的防禦區。是幾十萬莫斯科居民不分晝夜修築的壯觀防線,共有200多公里的防坦克障礙,160公里的防步兵障礙, 設置有3800多個火力點其中1500個是鋼筋混凝土構造,架設了37500個金屬菱形拒馬,和大量機槍壕溝,還埋設了大量的地雷,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 事。

「嚴寒挽救了俄羅斯」的說法之所以能流傳開來以訛傳訛,很大程度上是冷戰的環境造成的。西方國家出於反蘇的需要,總要極力貶低蘇聯的 社會體制在戰勝德國中發揮的作用,把蘇聯免於淪陷說成氣候和地理的原因,對這一說法的流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事實就是事實,歷史的真相是蘇軍以 縱深防禦挫敗了德軍不可一世的閃擊戰。蘇聯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強大的國家實力決定了它不可能在二戰中被德國征服。對此,親身參加莫斯科會戰的德軍將領布 魯門特裡特,在評論德軍在莫斯科城下的敗北時,說過一段中肯的話:「一切決定中最致命的決定,是對這個國家首先發動進攻。因為這時我們與之交戰的敵人比我 們先前所遇到的敵人要強大得多。在那無窮無盡的東線,再也不能輕而易舉地打勝仗了。



※ 引述《m25327877 (水原熊)》之銘言
> 與其說是冬天造成德軍進軍不利
> 到不如說其實是蘇聯本身多數地區的基礎建設嚴重低落才拯救了蘇聯
> 結果因為上述情況不斷的在戰場上重演
> 導致運補部隊根本就無法有效的跟上前鋒部隊的速度
> 結果才導致最前線補給缺乏
> 所以與其說是天氣拯救了蘇聯
> 其實真的要歸功當時蘇聯境內的基礎建設真的很落後才對

有一種說法是關於俄羅斯交通基礎設施是否很落後導致二戰的勝利和德國失敗,破除以下留言


關於交通基礎設施落不落後
俄羅斯鐵路運輸

各國的第一鐵鐵路通車時間



當時俄羅斯是依靠鐵路運輸而不是公路運輸的國家,基礎設施方面分享一個小知識

俄國的第一條鐵路並不是像圖中描述的那樣在1851年才出現。最早的俄國鐵路是鏈接帝都聖彼得堡和皇村和巴甫洛夫斯克的「皇村鐵路」。1836年開始開工,這是世界上第六條鐵路,和英國第一條鐵路1830年開通相差6年(英國是第一個完成工業化國家)。


西伯利亞大鐵路和阿貝鐵路




這 其中還包括亞歷山大三世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也是當時19世紀末世界第一長的鐵路從聖彼德堡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橫跨8個時區總長度接近1萬公里,總長為 9937.7公里,俄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保持世界鐵路里程的總長度世界之最總長度2010年俄羅斯的鐵路總里程達到128000公里,這個紀錄一直 到21世紀2012年才被中國打破。貝阿鐵路是在70~80年代中蘇交惡開通為了開發西伯利亞而建設的。(另有一說是防止中國入侵西伯利亞),在1881年至1910年間,俄國鐵路里程從3.21萬公里增加到6.97萬公里,至1916年增加到8.54萬公里,僅次於美國。

排名 國家或地區 鐵路長度(公里 資料日期(或預估值)
- 歐盟 236,656 2006
- 蘇聯 187,780 2006
1 美國 224,792 20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 112,000 2014
3 俄羅斯 86,000 2013

國家鐵路里程列表

與其說俄羅斯基礎道路設施不發達不如說是因為基礎設施依賴程度不同

德國可以依賴公路運輸,俄羅斯/和前蘇聯是大量依賴鐵路運輸
當時並沒有普及大量汽車所以也就沒有大量修建公路。

但是21世紀開始狀況也有所改善2012年開始俄羅斯汽車普及率達到30%了

各國人均汽車擁有量列表


做一個小補充
鐵 路之所以能夠影響軍事戰略和後勤主要是一列火車頭可以掛10~20車廂大量低成本的 運輸後勤物資和兵員,1節車廂如果載50噸,整列火車就能運一千噸以上物資,例如大型運輸機雖然速度上有優勢例如伊爾76能載50噸貨物飛行6000公里 但是成本是遠遠高於鐵路,在比如現在高鐵科技發達隨著時間上逐漸加快了速度最高可以達到400KM/H公里時速,大型運輸機的速度和運量,我想在未來很長 一段時間會停留在900KM/H上下停滯不前吧,運量還受到機場的現制,例如安托諾夫124可以運120噸以上。所以未來高鐵科技的發展會影響地緣政治和經濟改變以往西方海權國家依賴海運和海權國家/陸權國家的權力分配(經典理論是馬漢的海權論),現在許多國家經濟上依賴海運也是因為海運有成本最低和運量最大的優勢,但是隨著高鐵科技的發展時間正在改變這一點。
有人認為俄羅斯的鐵路密度不如西歐國家和美國,但我想說明一點

1.俄羅斯的人口大量集中在東歐而且長期以來是重歐輕亞的戰略,因此在扣除西伯利亞之後東歐的人口密度還是低於歐洲國家,因此沒有必要把鐵路蓋到和西歐國家一樣的密度是不符合經濟成本的。

建設鐵路首先不是要考慮密度,例如在西伯利亞就沒有必要達到和東歐一樣的密度水平,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鐵路建設一定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才符合經濟效益。

拿運量來比的話而且是在蘇聯本土,德國多少輛機動車輛要20幾輛才能等效1列火車的運量,今日一輛砂石車運量不過50噸左右,但一列火車能達到1000噸以上,這就是德軍在蘇聯本土後勤輸的原因。而戰爭打的勝敗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就是後勤。



圖為一張鐵路人口覆蓋率地圖

鐵路網以鐵路長度/人口計算比較合理(越高越好),計算出來會得到每單位人口的鐵路

如果以人口/鐵路長度來看(越低越好) 代表每人能利用的平均值越高結果如下

二戰前各國人口前蘇聯1.7億、德國為7000萬人口、法國為4100萬人口,鐵路長度各為10萬公里、6.8萬公里、4.2萬公里,人口覆蓋率各為0.17前蘇聯、法國0.097、0.1德國

二戰時鐵路網的人口覆蓋率(而不是密度)並沒有什麼不可彌補的巨大差異

德國鐵路運在二戰之歷史Deutsche Reichsbahn (1920–1945)


以下是21世紀的比較
Rank Country 鐵路長度
(km)
Date of
information
電器化鐵路長度
(km)
每平方公里的鐵路 每單位人口的鐵路長度
1 United States 224,792 2008 <1,600 43.71 1,373
2 China 112,000 2014 55,811 85.69 12,119
3 Russia 86,000 2013 50,000 198.82 1,669

2.在二戰當時東歐許多國家普遍都是開發中國家汽車沒有大量普及因此就沒有那麼多公路這個狀況直到21世紀才改善


說一點題外話
關於美國為什麼要在東歐圍堵俄羅斯和在亞洲圍堵中國?

之前在巴哈有人問世界有人征服過媽?

我寫了一篇文章,說世界早就被征服了,只是世界的統治者統治型態進化到你看不出來的他的存在一樣。

以下是當時回覆--------------------




紅色的國家是和大英帝國發生過戰爭的國家,白色是沒有和大英帝國發生過戰爭的國家,大英帝國在19世紀大約控制了世界25%的人口和世界3/4的原材料經濟和GDP。

1.統治世界的老方法是18、19、20世紀大英帝國這樣,但是這個方法在21世紀是不管用的。

所 謂征服世界和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那是18~20世紀初期的作法,大英帝國為什麼控制不了印度,就是因為各地的民族主義崛起統治成本太高了,根本不划算在 18~19世紀起初是試圖控制中央銀行但是這麼作還是會被各地的政府推翻,美國的作法是進階版也就是以美元霸權在控制,而建立魁儡政權統治成本遠遠比直接 近行控制還要低,只要控制著貨幣發行權和所有海洋貿易的戰略通道就等於控制世界經濟,而不用一一去佔領國家因為這樣作戰爭成本+統治成本就是比較高的。

2.以軍事基地控制國際貿易和海洋貿易海上通道
為 什麼要控制海洋貿易通道?國際貿易有90%都是依賴海運,因為空運成本太高,全世界的國際貿易以要依來全球化的國家都有對外貿易現代世界中沒有一個國家是 能夠獨立發展經濟的,不管是石油原材料,或是工業國家出口的商品汽車/電子產品等等都要依賴國際貿易一旦被經濟孤立起來就等於是死路一條,像德國納粹和日 本在二戰就是缺乏石油。只要控制這些關鍵的據點/結點就能發揮控制貿易路線的作用從而影響經濟和財富流向。

比如說中東的能源到亞洲要經過 馬六甲海峽才能運送到亞洲所以新加坡是親美的,沙特等海灣國家出產石油而OPEC以石油美元結算所以波斯灣地區有美軍,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關島等等 地方如果掌控了制海權就等於一旦開戰鎖以原物料和國境貿易近出口會被經濟封鎖,這就保持了對大國的戰略威攝和影響力。二戰的時候日本被abcd包圍網封鎖 /不管是石油廢鋼鐵或是其他原材料

3.掌握國際貿易的貨幣發行權就等於控制著世界經濟和金融
這就是二戰後簽下佈雷頓森林體系而得利的美國為什麼今年能佔有世界的發言權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之原因,但是在美元脫離金本位之後印鈔票的數量是不受到限制的,所以找了石油來當作美元價值的擔保,每個工業國家都需要用到。

其 實現代世界所有霸權都是建立在第3點之上,有了國際貿易的貨幣發行權就可以印鈔票去研發軍火,有了軍火就能夠控制世界經濟,控制了經濟就影響人的價值觀和 意識形態等等,這就是現代的統治世界的方式而不是像成吉思汗和或是大英帝國這種方法。也是美國為什麼投入這麼多預算來研發軍火遠遠超過防禦他本土的需要, 根本沒有人會去侵略美國,但是美國卻不斷指責俄中是個威脅這就是霸權主義的邏輯。


第一代的世界統治者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和羅馬帝國凱薩和漢武帝和秦始皇這種模式

第二代的世界統治者是掌控殖民地貿易經濟的模式或者是殖民地原材料和貿易壟斷權
如大英帝國這樣

第三代的統治者是掌控貨幣發行權/海洋貿易通道/話語權以最低統治成本獲得最大利益的

例如美國
當 然統治者本身也是會扶植獨裁者的只要符合他們的利益,例如早期的伊朗巴列帷國王是親美的、蔣介石政權、古巴早期在卡斯楚沒執政之前有是親美的獨才政權,還 有沙特等海灣國家都是君主世襲制還有中南美洲等等,至於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就用顏色革命和民主等冠冕堂皇的理由搞掉,符合利益的獨裁者就維持著他,現在看到 的ISIS其實是當初美國以武器和資金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留下的禍根。除了ISIS以外還有早期的塔莉班、穆斯林兄弟會等等也是在美國干預下造成的。

1.不需要直接進行統治以間接統治一樣能達到目的,戰爭不是目標而是一種手段而已。

2.世界已經被統治了,只是大眾沒有知覺而以,因為國際媒體的立場能夠影響一個人。
世界上說英文的國家永遠比說其他語言的國家人口更多影響層面更廣,因而媒體是被經濟/政治力控制的

3.就像魚生活在水裡是不會查覺水的存在是一樣的,被統治的人永遠不會感覺到統治者是存在的,如此才能維持住統治。

世界早就被統治了,只是統治者的形態進化到你看不出來他的存在一樣。



美國戰爭超過100年之歷史

1899年 - 入侵尼加拉瓜的Blyufildz。
1901 - 部隊部署到哥倫比亞。
1902 - 入侵巴拿馬。
1903年 - 入侵洪都拉斯,多明尼加共和國,敘利亞。
1904年 - 出兵朝鮮,摩洛哥。
1904-1905 - 在俄日戰爭的干預。
1905年 - 在洪都拉斯革命干預。
1905年 - 派兵到墨西哥。
1905年 - 出兵朝鮮。
1906年 - 入侵菲律賓。
1906至09年 - 入侵古巴。
1907年 - 在尼加拉瓜運營。
1907年 - 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革命干預。
1907年 - 參加洪都拉斯的戰爭與尼加拉瓜。
1908年 - 入侵巴拿馬。
1910年 - 入侵Blyufildz和科林托(尼加拉瓜)的。
1911年 - 在洪都拉斯干預。
1911年 - 在菲律賓大屠殺。
1911年 - 在中國引進的部隊。
1912年 - 哈瓦那(古巴)的捕獲。
1912年 - 在巴拿馬干預選舉期間。
1912年 - 入侵洪都拉斯。
1912年至1933年 - 佔領尼加拉瓜。
1914年 - 在多明尼加共和國的干預。
1914-1918 - 一系列入侵的進入墨西哥。
1914年至1934年 - 佔領海地。
1916年至1924年 - 佔領多明尼加共和國的。
1917年至1933年 - 佔領古巴。
1918-1922 - 佔領俄羅斯遠東地區。
1918-1920 - 入侵巴拿馬。
1919年 - 軍隊在哥斯達黎加降落。
1919年 - 達爾馬提亞意大利的側面對塞族戰爭。
1919年 - 在洪都拉斯干預選舉期間。
1920 - 危地馬拉干預。
1922年 - 在土耳其的干預。
1922年至1927年 - 在中國的干預。
1924 - 1925年 - 入侵洪都拉斯。
1925年 - 在巴拿馬的軍事行動。
1926年 - 入侵尼加拉瓜。
1927-1934 - 佔領中國的。
1932年 - 入侵薩爾瓦多。
1936年 - 在西班牙的干預。
1937年 - 在尼加拉瓜政變干預。
1939年 - 在中國引進的部隊。
1941 - 1945年 - 德國(德累斯頓,漢堡)和平人民的種族滅絕。
1945年 - 對日本核攻擊。
1945年至1991年 - 反對蘇聯顛覆活動。 (入侵領空- 5000多名傘兵和超過140次直接破壞活動)。
1946年 - 南斯拉夫懲罰性的操作。
1946- 1949年 - 中國轟炸。
1947- 1948年 - 越南種族滅絕和重新殖民化。
1947-1949 - 在希臘的軍事行動。
1948-1953 - 在菲律賓的軍事行動。
1948年 - 秘魯軍事政變。
1948年 - 在尼加拉瓜軍事政變。
1948年 - 在哥斯達黎加軍事政變。
1949-1953 - 企圖推翻政府的阿爾巴尼亞。
1950年 - 在波多黎各懲罰行動。
1950 - 1953年 - 在韓國的干預。
1951年 - 中國對反政府武裝的軍事援助。
1953年至1964年 - 英國圭亞那警方搜查。
1953年 - 摩薩德被推翻,公投獲得99.9%的選票。
1953年 - 強行驅逐因紐特人(格陵蘭)。
1954年 - 政府在危地馬拉被推翻。
1956年 - 軍事援助西藏叛亂分子開始與中國對抗。
1957 - 1958年 - 企圖推翻政府在印度尼西亞。
1958年 - 黎巴嫩的佔領。
1958年 - 印度尼西亞的轟炸。
1959年 - 入侵老撾。
1959年 - 在海地懲罰行動。
1960年 - 在厄瓜多爾的軍事行動。
1960年 - 入侵危地馬拉。
1960年 - 在薩爾瓦多軍事政變的支持。
1960- 1965年 - 在剛果內政的干涉。支持蒙博托。
1961-1964 - 在巴西軍事政變。
1961年 - 針對古巴的恐怖戰爭。
1962年 - 在危地馬拉懲罰行動。
1963- 1966年 - 政變和懲罰性行動在多明尼加共和國。
1964年 - 在巴拿馬懲罰性行動。
1964年 - 在巴西政變的支持。
1964-1974 - 在希臘內政的干涉。
1965年 - 在印度尼西亞,種族滅絕政變。
1965年至1973年 - 反對越南侵略。
1966年 - 在危地馬拉干預。
1967年 - 政變和希臘以後的法西斯政權的支持。
1971-1973 - 老撾的轟炸。
1971年 - 在玻利維亞發動政變美國的軍事援助。
1972年 - 入侵尼加拉瓜。
1973年 - 在智利的政變。
1973年 - 恐怖烏拉圭。
1974年 - 在扎伊爾Mobotu政權的支持。
1974年 - 在葡萄牙準備侵略。
1974年 - 政變在塞浦路斯。
1975年 - 佔領西撒哈拉,摩洛哥引進大軍。
1975年 - 在澳大利亞的內政。
1975年 - 在柬埔寨的攻擊。
1975-1989 - 支持東帝汶的種族滅絕。
1980-1992 - 薩爾瓦多,特種作戰,種族滅絕的軍事存在。
1980年 - 支持和紅色高棉的融資。
1980年 - 操作Gladio在意大利,86受害者。
1980年 - 在韓國懲罰性行動。
1981年 - 政變贊比亞。
1982年 - 在蘇里南的內部事務的干預。
1982-1983 - 黎巴嫩的攻擊。
1982年 - 種族滅絕支持危地馬拉。
1983年 - 在格林納達干預。
1983年 - 安哥拉內政的干預。
1984年 - 擊落兩架伊朗飛機。
1984年 - 採礦海灣尼加拉瓜。
1985年 - 在乍得的資金種族滅絕。
1986年 - 在利比亞的進攻。
1986-1987 - 攻擊伊朗的船隻在國際水域,伊朗石油平台的破壞。
1987 - 1988年 - 參與對伊朗庫爾德人使用化學武器的伊拉克戰爭。
1988年 - 泛美客機在蘇格蘭的爆炸。
1988年 - 入侵洪都拉斯。
1988年 - 導彈擊落伊朗民航客機。
1989年 - 在巴拿馬干預。
1989年 - 在菲律賓的轟炸。
1989年 - 在維爾京群島懲罰性行動。
1990年 - 伊拉克的海上封鎖。
1991年 - 侵略伊拉克。
1991年 - 科威特轟炸。
1992-1994 - 佔領索馬里。
1992年 - 對安哥拉的種族滅絕恐怖和對自然資源掠奪。
1993- 1995年 - 南斯拉夫的轟炸。
1994- 1996年 - 恐怖手段對付伊拉克。
1998年 - 破壞蘇丹的導彈襲擊製藥廠。
1998年 - 伊拉克的轟炸。
1999 - 對南斯拉夫的侵略。
2001 - 對阿富汗的入侵。
2004年 - 部隊在海地部署。
2008年 - 入侵巴基斯坦。
2008年 - 在南奧塞梯戰爭。
2011 - 利比亞戰爭。
2013 - 敘利亞的戰爭。
2014年 - 戰爭在烏克蘭。


如果還有興趣可以參考

被遺忘的歷史:1612年莫斯科保衛戰及二戰波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西方雙重標準教育


西方媒體的信息戰和妖魔化俄羅斯,恐俄症歷史的研究整理(更新)


美國國會通過武器支援烏克蘭 2015年烏克蘭還在大規模轟炸頓內次克市影片

民主不是萬能的也可能是種腐敗的制度

※ 引述《joson7773186 (millet)》之銘言
> 最近想到個問題
> 很多文章文獻有描述到共產以及獨裁的地方國家
> 試想怎麼沒有人願意出來晉陞成民主國呢?
> 國家領導就這麼1個 但人民是以萬以上計算
> 難道這麼多人敵不過1人? 平平都是人
> 當然每個人思想不同 有人樂於在這體制下
> 難道推翻個體制就只能跟64天安門一樣嗎?
> 那麼士兵是怎麼想的?
> 一邊因為安全穩定而投靠政府
> 一邊是自己的家人與人民
> 難道沒有士兵想要集體與人民反抗的嗎?

回答
世 界上沒有什麼制度和絕對的標準是絕對的好或不好,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社會結構、文化傳統和思維模式和各異的政治體制,沒有絕對的哪一套制度就一定比一另種 制度更優秀這種標準,舉個例子來說伊拉克在海珊獨裁強人的威權統治的時代之下並沒有極端勢力和分離主義,也沒有恐怖份子和ISIS更沒有現在庫德人的獨立 和每天都出現的街頭爆炸案,伊拉克在美被美軍解放之後被外國承包商掌控的國家經濟命脈及石油資源而雖然伊拉克有著大量石油老百姓一毛錢也分不到
, 這種情況很類似90年代俄羅斯霍多爾柯夫斯基的尤科思石油公司,在阿拉伯之春之後許多國家的人民不但面臨了長時間內戰失去了房子車子和養老金,更沒有自由 和民主,有的只是一個穩定社會結構被打碎之後留下的權力真空,無盡的部落內戰(如利比亞)、如伊拉克的國家分裂成三塊、如敘利亞的阿薩德,另外獨裁一定就 不好嗎?舉個例子比如說新加坡就是一個偏獨裁的國家但是新加坡的經濟效率運席非常得高,關於成功的民主國家樣板其實是一種西方社會300多年長期演化的結 果,如果民主強加套用在那些不適合的社會結構和前現代化國家理,比如中東地區缺乏大量中產階級,缺乏國家統一認同,許多中東國家只是部落認同和宗教認同, 有著長久的歷史悠久文化或宗教傳統的地區理如,西方的民主樣板國家往往是執行失敗的。

以下這部影片介紹了現代的民主國家到底是如何形成 的,民主是被訓化的產物從以開始的野蠻汗殘暴的制度被馴化成一種能夠接受還不太壞的制度本身就經過了3000年的時間,在古典時代亞里斯多德就把民主歸類 為6種政治制度裡最壞的一種。民主在歷史上很長時間裡面在西方一直是負面的單詞只是在近代才改變的。

民主小時後-----------------------------------------


介紹了民主是如何從一個暴民和愚眾政治變成比較溫和的代議民主制也是經歷了數百年的改革才被馴化成比較溫和的制度,
----------------------------

如 果你去中世紀的歐洲問一的普通的農民 ,他們不會說自己是德國人英國人或是法國人、西班牙人,他會說自己是天主教徒或新教徒,或某個領主或貴族的臣民,民族到底是什麼?法國以前曾經是英國貴族 的領土很長一段時間,而貴族之間通過政治聯姻來轉移國家的所有權,至於一般的百姓只是一個農奴本身是屬於貴族的財產,可以合法交易轉讓或交易,後來出現如 聖女貞德這種人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是在近代300年的時間理形成的,比如當法國人透過百年戰爭趕走英國貴族勢力的時候才形成了統一民族的國家,隨後許多歐 洲國家又在工業革命時代的中產階級時候大量增加,以極大量受過教育的人因此形成了的大量中產階級,這樣的社會結構適合民主,那麼你在看看中東地區的社會結 構,認同某個部落長老才是自己的族人,或者是認同自己是遜尼派或什葉派,而不同的主權國家之間的人民往往也是認同宗教派別,例如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的人民 可能會認同他們都是遜尼派是一國而不是認同某個國家。
所謂邪惡政權只是西方根據自己的標準主觀認定的而已,盲目的崇拜民主其實根盲目的搞個人從拜是一樣的,「現代西方所謂的民主其實是代議民主治,而不是直接民主」 你必須選一個國會議員或民意代表、市議員,如果是人民進行直接民主統治根本就是一場災難,歷史上古希臘的伯羅奔尼薩戰爭就是血的教訓。而現的的民主制度也 並不是沒有缺陷的體制,例如民主制度在設計之初就對防範封建貴族和獨裁專制設立了防火牆,但是對於防範金權勾結的寡頭政治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民主制度的設計和建立幾乎是全神貫注地防範封建專制勢力的威脅,並在這方面取得了可觀的成效,但是,民主制度本身對金錢權力這一新生的、致命的病毒,卻沒有可靠的免疫力。

   新生的民主制度對於「國際銀行家通過控制貨幣發行權來控制整個國家」這一戰略主攻方向的判斷和防禦出現了重大漏洞。「金錢超級特殊利益集團」與美國民選 政府在南北戰爭前後的100多年的時間裡,雙方在美國私有中央銀行系統的建立這一金融制高點上進行了反覆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行刺,多 位國會議員喪命。美國歷史學家指出,美國總統的傷亡率比美軍「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的一線部隊的平均傷亡率還要高!

如歐洲歷史上出現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爾街幾乎控制了所有主流的西方媒體,如歷史上推動了拿破崙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世界大戰以及希特勒的上台都有國際銀行家的資金支持,而刺殺林肯、甘奈迪等多為美國總統的也 是他們,銀行家的勢力國際銀行家們在整個19世紀中,成功地在歐洲「以神聖的金權取代了神聖的王權」,在美國,「神聖的金權也逐步瓦解了神聖的民權」。國 會裡充滿遊說團體,推動地緣政治衝突的顏色革命和代理人戰爭、無數無辜的百姓和難民的產生和製造、通膨讓許多世界人民的財富被洗劫也是因此而發生。例如在 第二世界大戰前夕納粹黨為什麼會上台,民主的威瑪共和倒台,因為德國遭受了超級通貨膨脹的洗劫。  
通 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 沒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貨膨脹)這樣如此隱蔽和可靠地來顛覆現政權了。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一百萬人中也不見得能有一個人看得 出問題的根源。
  ——凱恩斯,1919】


羅斯柴爾德家族


 【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

  ——梅耶‧羅斯柴爾德】



在林肯時期為了發行綠弊,希望把貨幣發行權從銀行家手中收回政府而被刺殺
肯尼迪總統為了恢復美國的銀本位讓財政部發行鈔票而被刺殺



以下是本人問過莫斯科大學的學者的回答:
------------------------------------
「我認識的利比亞教授和留學生朋友在革命以後家破人亡,也失去了國家支付的免費助學金被迫離開俄羅斯,在走之前曾經有個人帶著哭腔跟我說:
「對 不起,我們是笨蛋,我們上了西方媒體的宣傳的當。以前我們有石油,有住房,有工資有汽車有福利,有免費醫療和國家支付全額留學金,但是我們就是沒有西方人 說的「民主」,就為了這麼一個空虛的詞彙,我們自己砸爛了自己所有的一切。現在,我們沒有了房子,沒有了汽車,沒有了福利,沒有了個人獨裁,當然更沒有民 主和主權。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內戰、恐怖主義、武裝幫派和更甚的獨裁和腐敗。我們為了西方人所謂的民主轉型,砸爛了我們自己的一切,現在我們只是一群被國 際社會遺忘的人...對不起,我們真的是笨蛋...」所以,如今同樣蹈了利比亞覆轍的烏克蘭,也是西烏人民的愚蠢和野心家(新納粹)的利用+西方實力的支 持和操縱導致的結果。」

此外擴展一下政治學知識:


這裡需要弄清一下概念分類:
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是社會經濟結構的角度來劃分的,民主與獨裁則是政治體制的角度來劃分的。
共產黨宣揚的共產主義,提出的口號是指要推行世界革命,武力消滅資產階級,建立起來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市場經濟的社會。
而社會主義,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包括以下幾個特徵:
1.社會財產為主(注意是社會財產,並非國有財產,就是社會大家共用的財富,比如企業,商店是社會共有,社會所有人大家都是主人,既不屬於國家也不屬於某個個人)
2.國家計劃經濟,而非市場經濟
3.全民高度社會福利,徹底免費的教育、醫療、交通
社會主義的目的,是建立高度福利的全體富裕社會,並非既沒有窮人也沒有富人,或者階級鬥爭消滅富人階級。按照西方政治學的標準,挪威,瑞典等北歐高福利國家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德國日本南韓也很接近
而 中國大陸:既沒有社會財產為主的經濟(都是私有化),也沒有國家計劃經濟(都是市場經濟),更沒有高福利(什麼都要花錢)因此中國大陸只是名義上自稱社會 主義國家,但是按照政治學理論則根本不能算為社會主義國家。現在西方歐美政治學術界普遍承認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瑞典、挪威等等。
社會主義不等於共產主義
然後是獨裁國家的問題:
獨裁有很多類型,這裡必須說明,政治學上的術語稱呼的【威權統治】也就是大家廣義上理解的獨裁。
所謂的獨裁社會,是指普通公民沒有直接參與政治的可能或者可能性較低,或者國民對此缺乏足夠的知識,或者缺乏興趣。在【威權主義】社會,國民有一定的政治知識,對政治有所瞭解,但是不會主動去參與,或者參與的積極程度很低。
共產≠獨裁,這一點是需要搞清楚的:
【獨裁政權】包括以下幾類:
【1.絕對君主制國家】
所謂君主制,是和共和制相對的政體
君主制有3個特徵
1.最高領導人世襲傳承
2.國家最高領導人終身制
3.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權力不受法律約束至高無上
其中第三點,根據法律約束程度的不同,又會導致君主制有幾個分支
1.如果君主完全至高無上不受約束,稱為【絕對君主制】
2.如果君主有行政權,議會有立法權,二者相互制約,稱為【二元君主制】(如約旦,科威特,盧森堡,摩納哥,列支敦斯登親王國,阿聯,1905-1917年間俄羅斯帝國和1871-1918年間的日本帝國)
3.【君主立憲制】-國君只是形象,沒有任何實權。
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君主制國家都被稱為威權統治國家,君主立憲國家在政治學上並不是威權統治國家,
但是,前兩種君主國家則可以被稱為獨裁國家。
如果認為君主=獨裁=共產,那麼就造成盧森堡、列支敦士登=獨裁國家=共產國家
【2.神權國家】
簡而言之,國家元首同時也是最高宗教首領,國家政教合一
最簡單的例子:梵蒂岡
梵蒂岡按照政治學也是威權統治國家,也就是獨裁國家
因此,如果說獨裁=共產,那麼梵蒂岡=共產國家
【3.軍政府國家】
這裡國家裡面,政府的行政權最高領袖是軍人,或者被行政權軍人實際控制。
國會形同虛設,軍方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
軍政府也屬於獨裁國家,
因此如果說獨裁=共產,那麼非洲的那些軍政府國家=共產國家,1948年憲政之前的中華民國=共產國家,北洋政府=共產國家,南美的軍政府國家=共產國家
【4.黨閥統治】
這個就是一黨專政的整體。國家只有一個政黨,或者只有一個政黨掌握真正的實權,其他的黨都是擺設。
在一個國家裡面,只有是實行黨閥統治,並且唯一的執政黨是共產黨,而且該黨有真的在推行共產主義的時候,才能成為共產國家。
黨閥也是獨裁政權,但是黨閥國家≠共產國家。因此如果說獨裁=共產,那麼蔣中正時期的中華民國=共產國家,納粹德國,意大利法西斯國家=共產國家
【5.個人獨裁】
就是一個人掌握國家的大獨裁者
有時候黨閥和個人獨裁會同時存在
個人獨裁是威權統治的一種。但是如果說獨裁=共產,那麼拿破崙帝國=共產國家
現在我們再來說【集權主義】
集權主義是【威權主義】的一種極端情形,也就是極端的獨裁。
根據20世紀美國和西方政治學家的經典理論,集權主義存在以下幾個特徵
1.以血腥屠殺和暴力鎮壓,社會恐怖為統治手段
2.對個人自由的完全限制和監控,秘密警察和特務統治
3.國家強制推行唯一的國家理念或者意識形態進行灌輸教育
4.國家操控所有媒體、全面信息管制
5.完全沒有個人社會自由和政治自由,如不能個人選擇自己的職業,教育,不能自由遷徙,不能自由出國,不能自由閱讀、娛樂、休息等
經典的集權主義是史達林時期的蘇聯和納粹德國,文革時期的中國,北韓
但是集權主義不等同於共產
否則,如果說符合上述特徵的集權國家=共產則是不正確的,
否則納粹德國是共產國家,蔣中正戡亂時期的中華民國和早期台灣也是共產國家(特務統治,新聞管制,沒有政治自由,個人崇拜,國家意識形態,一黨專政,鎮壓)
同時,並非所有的共產國家=集權主義國家
開放的共產國家,如越南,古巴,中國,可以稱為威權統治獨裁國家,但是並非集權國家
目前既是共產又是集權的,可以說北韓
如果一個國家有共產黨,並且執政,這還只是形式上的共產國家
如果真的推行共產主義,那就是真正的共產國家
如今的俄國有共產黨,法國有共產黨,菲律賓有共產黨,美國有共產黨,烏克蘭有共產黨,但都沒有執政。
因此都不是共產國家

真正的民主自由國家是不存在的,利益媒體作為國家的「第四權力」,讓人民以為是自己在自由思考的然後得出當權者和既得利益集團所希望人民得出的結論,這就是現代政治的蠱惑和精神控制。
政治學上面還有個屬於,叫做「擬似催眠」,意思是人民就好像被催眠控制了一樣。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當今英語圈子裡面公認的最權威的關於俄羅斯哲學和俄國思想的哲學家,是波蘭人Andrzej Walicki。
他是波蘭人,而波蘭和俄羅斯是世仇。
他父親因為參與波蘭流亡政府進行反蘇聯活動在1937年被蘇聯逮捕槍斃,他被流放
此外他還是天主教徒,而天主教和東正教歷史上一直在矛盾對立。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當今英語圈的政治學和哲學學術界,卻是最公認的俄國思想權威。
我們看過他的作品,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俄國思想的精華忽略把恐怖主義社會革命激進主義等糟粕說成是代表和精華。總之在俄國是真正的俄國哲學家嗤之以鼻的作品,而在歐美國家,卻被再版多次並且翻譯為多國語言,甚至韓文。

2012 年,我們莫斯科大學的一批教授去美國進行學術訪問,訪問一個著名大學(我記不清是哈佛還是哪一所了)的哲學系,其中有多位我認識的老師。在跟美國的教授們 進行過意見交換過之後,美國的教授們還是很開明的,他們意識到了之前的研究方向出現了一些錯誤,而且受到了某些有意無意的干涉影響導致視野片面化。美國的 教授們於是決定與我們莫斯科大學建立合作關係,進行學術互訪,然後互相派遣教授去對方大學做研究講學...
合作合同都談好了。等我們俄國教授回到莫斯科之後一個月,美國方面消息傳來:那個大學的哲學系整個系領導層被撤職換人,所有跟我們俄國學者見過面交談過的教授都被從該大學開除,於是,學術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就是,美國的言論自由啊。
這是我自己身邊認識的人親身經歷的事情。
所以,現實中的大學況且如此,更何況網絡呢。

其 三,我認識的在美國留學的台灣人香港人都告訴我,在美國的大學裡面都流行著不成文的規矩:如果學生公開表現出強烈的親俄情緒或者發表相關言論,那麼大部分 情況下這個學生不會被進一步留下繼續深造(如讀研讀博),如果是教授擁有類似親俄情緒或者發表相關言論,那麼就會被辭退或者勸說他自己主動離開。美國目前 在情報戰方面採用的是兩極化政策:對內加大審查力度,嚴管各種不合所謂主流思想和文章和言論出現,一旦出現,馬上就會被封殺或者不予報導。就比如我上面提 到的例子。
另外一方面,極力在輿論和金錢是組織、慫恿和挑撥其他國家內部矛盾,支持發動騷亂。具體方式就是是先通過媒體宣傳的慢性滲透,然後資助 激進分子,最後藉機生事,然後再輿論壓力、假新聞和片面報導導致矛盾激化。然後慢慢地改變目標:從最初的反貪腐等等小目標轉為要推翻政府等等。
而大部分的人類在群體之中,個體的人性就會湮沒、獨立的思考能力也會喪失,群體的精神會取代個體的精神。人類在感情化的衝到下,會失去理性的判斷能力,由此產生滾雪球效應。
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此即「擬似催眠」,意思是人民就好像被催眠控制了一樣。這個並非是現代原創的。著名鼻祖理論家之一是Gustave Le Bon,他的理論培養出了兩人,一個是列寧,一個是希特勒。
關於信息戰為什麼能夠成功,一方面的確是跟人的心理機制有關:
目前國際上採用的政治心理戰是有這上百年發展史的一套科學,從19世紀後半期就開始了。
這個就是利用這一點,挑撥人類的「固有心理機制」。政治學上面有一個理論叫做「道恩斯曲線」,意思是,國家的穩定程度與否,不單純取決於國家事實上的經濟發展程度,而是取決於實際發展值和人民期望值之間的極差。
如果相差越多,那麼社會就會越不穩定。
舉例而言,如果一個國家社會發展很低,但是國民期望也很低,那麼反而會非常穩定,如北韓。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國民期望值增長的更快,那麼國家會很不穩定。那麼,通過宣傳,讓國民擴大當前的不滿情緒,讓人把【不滿】和【負面訊息】變成習慣接受的,這就是人類的「固有心理機制」在進行信息戰; 。
長期受到宣傳,或者說,行程了固有心理的的人,寧願相信自己習慣相信的東西,在遇到與之不符的現實的時候,會選擇:堅決否定、固有無視、說是片面或者少數個別現象等種種方式排斥接受。
所以二戰納粹宣傳部長
約瑟夫·戈培爾才會說:「謊言重複一千次就成了真理。」一張圖說明信息戰的本質:
戈培爾效應(Goebbels effect)
一個歷史上的例子:


在1945年的社會調查「誰是為了戰勝納粹德國貢獻最多的國家」,57%的法國人回答是蘇聯。
而在2004年,認為是蘇聯的就只有20%,而認為是美國的反而有58%
這就是一個冷戰時期長期灌輸洗腦的結果。利用媒體作為國家的「第四權力」,讓人民以為是自己在自由思考的然後得出當權者和既得利益集團所希望人民得出的結論,這就是現代政治的蠱惑和精神控制。
政治學上面還有個屬於,叫做「擬似催眠」,意思是人民就好像被催眠控制了一樣。

※ 引述《joson7773186 (millet)》之銘言
> 最近想到個問題
> 很多文章文獻有描述到共產以及獨裁的地方國家

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共產國家也從來沒有出現過,根據歷史五階段的理論社會主義只是共產主義的初期階段,例如中國並非是社會主義國家,因為不管什麼都是要錢的,這點在樓上的文章有說到。在政治學上獨裁和共產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獨裁有很多種型態軍政府獨裁是一種獨裁、共產獨裁是一種獨裁、法西斯獨裁是一種獨裁、神權國家獨裁也是一種獨裁、君主制獨裁是一種獨裁、資本主義的金權式獨裁也是一種獨裁,因此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根本不存在的。

所謂自由、民主、共產、宗教、種族、君權等各種口號各種意識形態只是一種控制人心的政治手段和工具而已
保守主義才是最可靠的,保守主義並不是反對進步而是尊重固有的傳統循序漸進的演化
保守主義也並不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是一種政治哲學思想,認為歷史是經過長期演化的產物,存在就是合理的,物極必反,凡事應該順其自然一旦走了極端就是不好的,這種中庸之道的哲學就是保守主義。

舉例來說歐美的保守主義者就是支持市場經濟和民主因為那是他們的傳統歐美保守派他們的傳統就是自由自場經濟和民主。但是歐美的保守派也反對同性戀結婚,因為那不自然和違反傳統。

如果是蘇共時代的保守主義者就是認為不改走激進的改革路線例如葉爾辛和戈巴契夫這樣的激進民主化。史達林或赫魯雪夫或者是毛澤東的大耀進這樣的激進路線,反而是喜歡類似伯尼日涅夫那種摸著石頭過河的順其自然心態。因為史達林傳統就是這樣。

如 果是君主制國家時代的保守主義者就是主張要維護皇權的存在和貴族而不能完全走向共和制,例如在俄羅斯帝國時代保皇派主張要維護沙皇的存在但是可以給一些合 理的民主改革空間而不是一夜之間就把上百年的制度傳統廢除把沙皇槍斃,十月革命就是這個激進主義的代價,而蘇聯解體的人道主義災難更是來自於激進改革,托 克維爾就詳細說明了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和慘痛經驗,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更是者種失敗的原因

例如在現代的俄羅斯右派要求恢復沙皇體制、左派要求的恢復甦聯時代的制度和計畫經濟這都是極端主義
而普京是一個保守主義者和中間派。


保守主義




> 難道這麼多人敵不過1人? 平平都是人
> 當然每個人思想不同 有人樂於在這體制下
> 難道推翻個體制就只能跟64天安門一樣嗎?
> 另外個想法是 當政府與人民對抗的時候

軍事獨裁的經濟本質

    吉 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書中,曾精闢地概括了羅馬軍隊高度的組織性和戰鬥力。在他看來,100名武裝人員可能無法對付1萬個暴亂的農夫,但1萬人組成的 訓練精良的羅馬軍團,卻能夠使首都的百萬人口聞風喪膽,而45萬人的帝國常備軍可以牢牢地統治5000萬以上的羅馬帝國人口。

    羅馬的皇帝們被軍隊所廢立的人數之多,發生之頻繁,恐怕在世界史上都罕有其匹。這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不是皇帝在領導軍隊,而是軍隊在控制皇帝,帝國中後期的情況尤其如此。


獨 裁國家並不是永遠一層不變,而是會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逐漸改變和適應環境,例如台灣在動員戡亂時期時期是獨裁國家三七五減租、十大建設、新竹科學園區都都 是獨裁者和獨裁者任命的精英圈子的任內推動的例如蔣經國、孫運賢、李國鼎等等後來台灣經歷了三次的經濟轉型,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勞力密集產業和輕工業加工出 口,在轉型成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經濟起飛中產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人口,而中產階級的增加就是民主政治能夠穩定的基石,如果台灣在蔣中正時代就推行西方的民主 今天只不過東亞又多一個敘利亞而以,在台灣獨裁統治時期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都超過10%連續維持了30~40年的高速經濟成長,這階經濟成就都是台灣在獨裁 體制之下達成的,反觀民主化之後的台灣1年能有3%經濟成長率就已經不錯了。中國改革開放大制上維持了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

另外一個觀點獨裁國家難道遠遠不會改變?
蘇聯在史達林時代和伯尼日涅夫時代難道一樣嗎,民主和人權的提升程度根本不相同,史達林時代如果說錯話可能會遭到大清洗,但是在伯尼日涅夫時代反而沒有這種大規模的清洗,同理把毛澤東紅衛兵時代的中國和現代中國拿來比造就可見知讀才國家不是永遠一層不變

民主是能夠瞬間達成的狀態嗎?
同樣的道理英國也是經歷光榮革命之後幾百年才把君權一點一點削弱掉的,而不是一瞬間就能改變的,法國大革命本質上也沒改變任何事情,只不過打掉了原本的貴族階級,之後他們會發現還是原來的狀態也就是貴族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民主是否要透過顏色革命/暴力革命來達成?
民 主難道只能以西方這種顏色革命的形式推動嗎,恰恰是因為西方推動的顏色革命使得阿拉伯和非洲地區很多地方長期淪落成赤貧國家因此這些地方永遠都很難形成真 正的民主國家,因為他們的社會人口結構不支持,當地有部落長老有宗教領袖沒有中產階級同時又存在大量沒受教育不可能一瞬間改變這種狀態,而是長期演話達成 的。

民主國家是否不會貪污?
比起美國選舉下的合法貪汙這個才是最嚴重的,光是美國選舉所需要的金費和政治獻金就高達上百億,這些錢是為財團而服務的,包括國會的財團遊說團體制訂相關政策,合法貪污是美國體制下容許的,比起非法貪汙這種制度下一點改善的空間都沒有。

民主國家有思想自由?
一 個人索見到的任何觀點和新聞對人的認知影響是很大的,比起國家控制的媒體還會去想滿足公眾利益,金權控制的媒體是另一種限制言論自油的手段,一但媒體受到 金權控制那麼媒體幕後的老闆和關係企業財團實際上就成為了真正的國家主人,他們可以透過控制媒體蠱惑大眾來達到自己的利益合法持有槍枝和發動伊拉克戰爭給 曾包商賺錢就是一個例子。


儘管死於合法擁有槍枝的人數高出死於恐怖襲擊的人數好幾個數量級,但是人們不會擔心持有槍枝反而會擔心恐怖襲擊,這是媒體的宣傳造成的統計認 知偏差。人們以為有了思想自由但是自己並沒有察覺的他們受到媒體的淺在影響,同樣的作飛機死掉的概率是每平均座900年才會碰上一次,相比之下做汽車死亡 的人數比做飛機更高,但是人們不會擔心做汽車死亡反而會擔心做飛機。一個人不管有多少一定會受到媒體影響,真正有獨立思考會去做調查的是絕對少數的學術界 專家和科學家,大部分的人只是被動接受媒體的觀點在複製一遍,例如在西方就很少知道烏克蘭邁丹和頓巴斯究竟發生了什麼更不會去追根究柢研究證據韓原始材料 來源,更少有人知道ISIS是怎麼產生的


「犯罪學——一個研究那些不成功的罪犯的科學。研究成功的罪犯的科學有著另外一個名字:政治學。」  Larry Beinhart


一則小新聞(參見http://www.nytimes.com/2015/01/18/business/media/cnn-anchor-jim-clancy-leaves-after-tweets.html?_r=0), 說CNN的資深主播Jim Clancy被開除了。Jim Clancy在CNN幹了30多年,早有自己獨當一面的節目,他犯了什麼錯比ABC一個節目裡說「該殺光中國人」卻沒事的更嚴重得多?原來他在 Twitter(美國的微博)上說了一句話:「These accounts are part of a campaign to do PR for #IsraelJewsMakingNews#elderofziyon Nothing illegal - but PR not HR: Human Rights.」也就是「#IsraelJewsMakingNews和#elderofziyon這兩個帳戶是以色列的公關PR而不是人權HR」。美國的金主很多是猶太人,揭露他們對輿論的控制是絶不可允許的。

高 盛就是一個典型的貪腐利益集團。和其他國家的貪腐利益集團相比,真正的不同在於主導這個集團的不是政府高級官員,而是民間的金主。當貪腐利益集團是由政府 官員主控時,企業界還有平等的行賄機會;而美式的金主貪腐卻是絶對不平等的。此外,政府官員主控的貪腐是非法的,只要高層領導有能力、有決心,還可以依法 剷除;而美式的金主貪腐卻是完全合法的,根本沒有改善的機制或可能性



對政治和公眾意見的影響力離不開國際銀行家對媒體的掌控。舉例來說

   洛氏財團對媒體的影響同樣貫徹「渠道為王」的核心原則。首先通過控制三大通訊社來進行新聞來源的控制,三大通訊社是所有地方平面媒體的新聞源頭,各大地 方媒體的版面內容和編輯思路唯三大通訊社馬首是瞻。洛氏財團掌握了三大通訊社,就將圖書、報刊、雜誌等平面媒體一併納入管轄之中。

  除了「渠道為王」,媒體同樣也需要控制高端。本著「擒賊先擒王」的原則,洛氏先將各大媒體的指路明燈《紐約時報》拿下。《紐約時報》社論的立場,將是各主流媒體報導角度和態度的標竿,它們的報導都隨著《紐約時報》即時調整,保持一致。

   洛氏同時也高度重視《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在首都發行,是政界人士每日桌面的必備。它的掌門人凱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西部最大報紙,《洛杉磯時報》的掌門人富蘭克林‧墨菲(Franklin Murphy)也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洛氏通過發起並資助外交關係協會來協調與各大媒體掌門人的利益取向。

  電視媒體方面,擁有200多家電視台、255家廣播電台的CBS掌門人威廉姆‧帕林(William S Paley)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主要管理人。

  NBC為RCA的下屬電視台。其掌門人戴維‧沙諾夫(David Sarnoff)為外交關係協會成員。

  ABC擁有153家電視台,偏重娛樂節目。大通曼哈頓銀行持有ABC6.7%的股份。

  通過銀行和信託機構持股,洛氏持有CBS14%的股份,RCA4.5%的股份。

  這些電視媒體巨頭實際都是洛氏財團系下。有人戲稱無論是ABC、CBS、還是NBC,其實都是RBC,即洛克菲勒廣播公司(Rockefeller Broadcasting Company)。

  媒體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領域,這就是廣告。廣告收入佔平面媒體總收入的2/3到3/4,當然是媒體重視的金雞。廣告的最大客戶是連鎖店和商場。媒體編輯們是不會讓對金主們不利的聲音公然擴大的。

  美國最大的連鎖店和專賣店,如Macy,JCPenny,Sears等,他們的董事會成員中至少有一位是外交關係協會成員,並且與外交關係協會成員控制的銀行、企業的董事會利益互鎖。

  另外,石油公司和金融機構也是媒體的主要廣告客戶。哪家媒體有膽子揀大金主不想聽的話說呢?

   基金會同樣重視宗教聲音的導向,美國畢竟是個宗教大國,宗教力量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耐基基金會資助紐約神學研究會和聯邦基督教 協進會(Federal Council of Churches)。社會「主流」神學的聲音逐步轉向主張社會計劃和控制方面發展,對金錢和經濟活動也提倡進行控制。聯邦基督教協進會在美國有4000多 萬名會員。這樣一種潛在的思想影響力所產生的權力效應是不可估量的。

這是一張迄今為止幾乎完全不為人所知的龐大的國際人脈關係網,它以金 融業為核心,盤錯交織著各國政府機構、石油財團、軍工複合體、生物製藥集團、戰略情報體系、國家武裝力量、新聞媒體及遊說集團、司法立法機構、無國界組 織、龐大的基金會系統、智庫研究部門、宗教勢力集團、秘密精英團體等社會關鍵力量。它是正確理解當今世界頻繁出現的金融危機、戰爭衝突、革命暴動、動亂政 變、宗教熱點、全球議程、地緣政治、大國關係、國際組織的指南針。

國際銀行家們已經建立起一系列核心的組織機構:英國皇家國際事務協會 (Royal Institute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和美國外交協會(Councilon Foreign Relations)。後來,由這兩個核心機構又衍生出兩個新的分支:經濟領域由彼爾德伯格俱樂部(Bilderberg Group)執掌大政方針,負責政治掛帥的是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ttee)。

  【在華盛頓,真正的統治者是看不見的,他們從幕後來行使權力。

  ——費利克斯‧佛蘭克特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外交協會對美國政治具有著絕對的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除了3人例外,幾乎所有總統候選人都是該協會會員。幾十年來,兩黨輪番執政,而政府的政策之 所以能夠保持一致,是因為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政府中幾乎所有重要職位。從1921年以來,絕大多數的財政部長都由該協會包辦了,艾森豪威爾以降的國家安 全顧問基本就是由該協會內定,除此之外,外交協會還產生了14個國務卿(1949年以來包辦了所有國務卿人選),11個國防部長,和9個中央情報局局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交協會就是美國精英們的「中央黨校」。「一旦外交協會的核心成員決定美國政府的某項特定政策後,外交協會規模龐大的研究機構就開始全速運轉,他們推出各種理性的和感性的論點,來加強新政策的說服力。從政治上和思想上,去混淆和貶低任何反對意見。」

  每當華盛頓的官場上出缺(重要位置),白宮首先播打的就是紐約外交協會的電話,基督教科學緘言報聲稱,幾乎半數的外交協會成員都曾被邀請進入政府,或擔任政府的諮詢顧問。

  外交協會的成員已有3600名之眾,成員必須是美國公民,包括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銀行家,大公司的領導層,高級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知名的大學教授,頂尖智庫的智囊,軍隊的高級將領等。這些人組成了美國政治精英的「堅強核心」。

  在美國主流媒體「輿論導向」方面,1987年的外交協會報告中指出,有多達262名記者和傳媒專家是其會員,這些人不僅是「解讀」政府的外交政策,更是在「制定」這些政策。外交協會的成員把持了CBS、ABC、NBC、PBS等電視網絡。

  在報紙方面:外交協會成員控制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日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洛杉磯時報》等大報。

  在雜誌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著:《時代》、《財富》、《生活》、《金錢》、《人物》、《娛樂週刊》、《新聞週刊》、《商業週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讀者文摘》、《富布斯》、《大西洋週刊》等主流雜誌。

  在出版領域,外交協會成員控制著:邁克米蘭、藍德、西蒙舒斯特、哈波兄弟、麥格羅‧希爾等最大的出版公司。

   美國參議員威廉‧金納(William Jenner)曾說過:「今天在美國通向獨裁的道路可以完全合法化,國會、總統和人民既聽不到也看不見。從表面上看,我們有一個憲法之下的政府,但是,在 我們政府和政治系統之中,還有一種權力,它代表著『精英們』的觀點,他們認為我們的憲法已經過時了,時間在他們一邊。」

  美國的內外事務的決定權已經不在民主與共和兩黨的手中,而掌握在超級精英俱樂部的小圈子裡。



一個國家的體制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即使一開是威權主義後來也會隨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的改變逐漸演化

這幾十年俄羅斯的改革成果如下
一、在俄羅斯公民隨時可以進行遊行和示威,罷工也被認為是解決勞動糾紛的合法方式規定到憲法中。因此去俄羅斯旅遊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紅場上的遊行隊伍。
二、在俄羅斯實施了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宗教都可以自由地在俄羅斯進行傳播,目前俄羅斯歸還了前甦聯時期被佔用的教堂給宗教團體使用,現在城市最漂亮的建築又恢復為教堂等建築。宗教信仰自由得到憲法和《俄羅斯聯邦良心自由和宗教團體法》的保障。
三、在俄羅斯人民獲得了新聞自由,發行少於1000份的刊物,不需要進行任何登記。言論自由受到憲法和《俄羅斯聯邦大眾傳媒法》的保障。在俄羅斯聯邦根據這部法律成立了數千傢俬有的大眾媒體,取消了新聞檢查制度。
四、在俄羅斯確立了自由的市場經濟,企業按照需求生產,企業效率得到了恢復。歐盟和美國已經承認俄羅斯為市場經濟國家。
五、在俄羅斯實施了多黨制度,政黨只要到司法部進行登記備案就可以成立了。多黨制度得到憲法和《俄羅斯聯邦政黨法》的保障。政黨的所有經費由各政黨自己解決。
六、在俄羅斯聯邦實現了自由選舉。包括總統大選和議會大選。自1991年以來,俄羅斯選舉頻繁。從1991年到2004年,全民公決就有7次︰4次議會大選,4次總統大選。自由選舉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俄羅斯聯邦總統選舉法》《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選舉法》。
七、俄羅斯聯邦實現了司法獨立。聯邦法官統一行使審判權。法官的工資和待遇完全由聯邦財政支付,法官不得成為任何黨派的成員。保證法官獨立。
八、俄羅斯聯邦實現了政府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任何政府成員在就職前必須申報個人和家屬的財產。並且於□月1日前申報上個會計年度的收入和財產變化情況。這些申報可以通過媒體公佈,以便公民監督和舉報。由俄羅斯聯邦憲法性法律政府法規定和保障。
九、俄羅斯完成了盧布的國際自由兌換貨幣的轉變。盧布6年來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狀態。俄羅斯公民允許自由遷徙,取消了戶籍制度,俄羅斯人實現了拿著護照和盧布到世界各地觀光和工作。
十、俄羅斯加入了歐洲人權條約,實現了和平時期不執行死刑的承諾。俄羅斯被列入不執行死刑國家。俄羅斯人可以到歐洲人權法院起訴俄羅斯聯邦侵犯人權問題,俄羅斯取消死刑執行。
十一、俄羅斯提前償還了前甦聯時期遺留下來的所有1150億美金的債務。其中提前償還了巴黎俱樂部的債務近500億美金。免除了伊拉克的90億債務。
十二、俄羅斯目前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前甦聯時期的外匯儲備。超過了包括前甦聯時期15個加盟共和國的總和。
十三、俄羅斯恢復了十月革命前糧食出口大國的地位。前蘇聯的70年基本上是糧食進口大國。目前俄羅斯是糧食出口大國。
十四、俄羅斯的億萬富翁在福布斯前100排名中已經達到27人。僅次於美國。
十五、俄羅斯在商用航空器發射市場中名列前茅。美國航天飛機失事後長達2年半的時間裡獨自維護國際空間站。最近更推出了國際旅遊計劃。最近宣佈將發射載人航天器登陸火星。
十六、莫斯科在全球城市中綜合實力排名為第12名,超過紐約。莫斯科有7個火車站,世界最漂亮和便捷的地鐵。莫斯科1200萬人口。莫斯科每3個人擁有一輛小汽車。城市交通秩序井然。
十七、俄羅斯實施統一的13%個人所得稅稅率,是歐洲國家中個人所得稅最低的國家。
十八、俄羅斯銀行基本上都是私人所有。英國《銀行家》雜誌日前刊登了2004年世界銀行1000強,其中俄羅斯有22家銀行入選。2004年俄羅斯銀行的平均利潤值上漲了26.1%。
十九、俄羅斯住房,水,電,基本上都是免費/或低價的。有的收費只是象徵性的,甚至很多家庭不知道水表是什麼。
二十、俄羅斯除了總統以外,包括總理在內的任何官員退休以後就是普通公民,沒有任何特殊待遇。
二十一、俄羅斯聯邦保衛局目前只需要保護下列人員︰總統,憲法法院院長,最高法院院長,最高仲裁法院院長,聯邦委員會主席,國家杜馬主席,總理。
二十二、俄羅斯是八國集團的成員,2006年八國集團峰會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召開。
二十三、俄羅斯的電力供應主要靠核電站,為此保護了環境,節省了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
二十四、俄羅斯的汽車基本上由本國生產和供應。伏爾加汽車製造廠最近剛剛慶祝其第2300萬輛汽車下線。
二十五、俄羅斯總統的專機全部為俄羅斯自己生產,包括︰圖154,伊爾-96-300等;俄羅斯國內航線的民用飛機也基本上是國產。
二十六、俄羅斯與歐盟簽署了四個路線圖計劃,根據該計劃俄羅斯聯邦與歐盟之間在基本問題上實現了統一。包羅萬象︰司法領域,通訊領域,航空發射領域,工業標準,藥品標準,教育標準,甚至高速公路標準和航空標準等均實現了統一。
二十七、俄羅斯聯邦總統每年與美國總統舉行8次以上正式會晤。包括雙方互訪各兩次以上,八國集團會議期間,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期間,美歐峰會期間,等等。
二十八、俄羅斯總統至少每年一次舉行電視直播回答公民提出的任何問題;俄羅斯聯邦總統至少每年一次舉行大型新聞發佈會。回答來自世界各地記者提出的任何問題;俄羅斯聯邦總統在國家發生突發事件時候,立即發表電視講話。
二十九、俄羅斯聯邦實現了學齡前教育,基礎普通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的強制性和完全免費。大學教育也實行高額獎學金制度。
三十、俄羅斯聯邦治病不需要支付掛號、檢查和治療費用。藥品的費用由國家控制並有高額補助。
三 十一、俄羅斯聯邦所有公職人員,在其就職的時候必須向人民宣誓。上到總統,下到憲法法院法官,普通法官,人權全權代表,在就職的時候都必須要進行宣誓。總 統的宣誓儀式最隆重。要現場直播。總統的宣誓很簡單的幾句話,但是核心就是捍衛人權。法官就職也必須宣誓捍衛人權和對憲法和法律負責。政府總理和各級官員 在就職時都必須宣誓。宣誓的內容基本上是︰在履行職務的時候捍衛人權.
三十二、俄羅斯聯邦實施了大陪審團制度。犯罪嫌疑人是否構成犯罪有陪審團來決定,而陪審團成員完全來自普通公民。



補充有人私信問我如下問題問我是不是什麼宣傳部派來的或是收了人錢

我回答:
我不是什麼宣傳部派來的,我只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正義感的人,而且是非主流思想的人,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人存在即使看見了也不會相信,我也不指望他們相信。



面對鋪天蓋地的資訊和五花八門的觀點,人們的思維能力往往會陷入癱瘓。關鍵資料被噪音資料所淹沒,重要細節被細枝末節所混淆,深層病因被表

面病症所迷惑,核心推理被瑣碎邏輯所牽絆,分析喪失方位,判斷走入迷途。最終,幻覺置換了真相。


有些人看到本文一定會想:「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啊」,「這畢竟都是部分國家的事情」,「又不是發生在我身邊,我幹什麼要去關注瞭解啊」。

是的,犯罪有幾種類型:
直接實施、參與犯罪者固然有罪,
包庇、縱容犯罪者更是有罪,
而那些對以上行為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認為「與己無關」或只是一味的明哲保身的人而默許縱容犯罪的,才是最大的罪惡。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埃德蒙·博克(Edmund Burke)說過一句話:
「邪惡勝利就所需要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好人什麼也不做(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這裡,我想以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在二戰以後在波士頓樹起了一塊紀念碑上的一段話為本文的結語:

起初他們(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透露一下2015/12/7最新的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場地圖

你可以看到交火的地方烏軍根本沒有停下來



2014年的事件
烏東部頓巴斯民眾遭受烏克蘭政府軍攻擊影片




烏克蘭軍隊的炮火打死打人安養院裡的5名老人



2014/7月27日,盧甘斯克的平民在次遭到烏克蘭政府軍炮擊


2014/8/9東正教教堂遭受烏政府軍炮擊後火災




德國反戰影片

來源
德國的反戰影片 Video 影片要點翻譯


為什麼說,第三次世界大戰距離我們不遠了?這是因為:
第一,因為從外部控制烏克蘭和資助它們的美國政府這樣希望。
第二,因為美國經濟蕭條銀行破產,他們的經濟需要戰爭。
第三,因為新興的金磚國家金融貨幣體制將徹底顛覆美國資本主義體制和五角大樓的統治

第四,因為美國之前已經有過數次通過戰爭振興自己經濟的經驗(一戰,二戰)
第五,因為白宮和五角大樓裡面的野心家們不肯放棄世界霸權的野心
第六,因為美國在半個世界以阿拉伯之春和民主之名已經發動沒有被我們注意到的侵略戰爭
第七,因為美國的新聞媒體在全世界宣揚謊言和進行洗腦,推動人們走向戰爭
第八,因為上述原因,世界各國人民被西方媒體洗腦而相當程度的變得愚蠢了,人們沒有意識到現在正在烏克蘭發生什麼

為什麼烏克蘭政變之後的新政府會進行如此的反人類戰爭舉動,原因有三:
第一,因為新政府是由一群通過恐怖主義暴力政變的罪犯組成的
第二,這幫罪犯是由美國培訓扶植武裝支持起家的,是美國利益的代言人。


第三,除了扶植的政府以外,美國還扶植了新納粹,他們在全世界各地出現,扭曲和妨礙和平遊行,激化民族矛盾和挑撥內戰,並且他們本身不代表自己民族的利益、權利甚至道德觀念。這裡可以說,他們不是別的,而是一批被僱傭的受過專業訓練的恐怖分子。

我們需要知道,歐洲需要和平,歐洲只有在和俄羅斯的友好與和平共處中才能生存。而如果我們繼續無視,繼續放任這些媒體的謊言,支持這些戰爭謊言,那麼世界大戰最終會又一次在歐洲爆發,這場戰爭將不會有勝利者,而只有失敗者

為 什麼我們的人民變得如此麻木愚昧和好欺騙?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美式媒體的言論,因為我們已經被好萊塢洗刷的麻木不仁,我們被心靈潛意識已經習慣了目睹殺戮 和流血,我們的理智已經被那些低水平美式幻想劇動作片弄得懶於思考複雜的事物,因為我們放任了美國對我們的文化入侵而受到了所有一切美國負面文化對我們的 影響,我們的人民變成了垃圾商業片的奴隸,毒品的奴隸,酗酒的奴隸,亂性的奴隸,和各種電子遊戲的奴隸...


人們變得冷漠和麻木,變成了物慾和享樂的奴隸,變得懶於思考複雜事物,變得缺乏同情心和責任心。任何的謊言,只有不妨礙我的喝茶,唱歌,開派對,上網哈拉,打遊戲,喝酒,性濫交,開派對,吃漢堡,購物...就可以視若無睹。

就在我們想著「我們已經擁有一切啦」的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切,被我們自己放任的美國精神鴉片奪走了作為一個思想自由的理性的文明社會的人的一切!

最終的結果,我們將成為美國擺脫經濟危機和獲取世界征服的棋子,我們將成為炮火,在自己的歐洲,自己的國土上,為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同我們的鄰居俄國死鬥至於兩敗俱傷,然後徹底在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文化上淪為被美國控制的地位。

想想1939年吧!德國的人們!


在2015/11月14日的影片

可以看見1個月前烏軍也有一次大規模攻擊頓巴斯事件


每日每夜的攻擊,而民兵勤勞的守護這條邊界


無 意中看到這一篇:台灣人以言論自由為傲,卻用「臉書檢舉」讓這名陸生有話再也說不出 | BuzzOrange 真的頗讓人聯想到關於這兩年信息戰中俄國的情況。如果發現有麥丹暴民打砸搶和殺人放火的照片和影片,文章很快就會被刪除。如果是烏克蘭政府軍屠殺平民炮擊 東烏,也很快會被刪掉。而如果是站在美國和西方觀點立場,則文章可以存活很久
buzzorange.com/2015/12/03/fb-and-china-student/

有一個論壇的刪文的理由是【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8.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文章將會直接移除。】

2 則留言:

  1. 西方媒體瘋狂轉貼的虛假消息,該消息說國際特色組織稱俄羅斯炸平民
    俄國炸敘利亞平民的信息戰 43條中文新聞 而英文更高達百倍https://news.google.com.tw/news/rtc?ncl=dY4VmImxPlM79pMMUHx5CnBSDSh0M&authuser=0&topic=w&siidp=4ab525a3eb85eff82bcc4a81024b8232f448&ar=14509208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v2pOcWXH7M


    國際特赦組織的專家報告:僅憑地面上的爆炸無法判斷其是俄羅斯空軍的轟炸
    我研究並獨立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
    我發現這個道理。
    人類是這樣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周圍的人容易被虛假信息同化,被催眠。
    否則只要不相信主流媒體,就會被稱為異端邪說受到你周圍的人的排擠。
    這個二戰納粹和烏克蘭的班德拉是相同的過程。
    美國是否有共同之處?
    自由和民主是謊言的高手。
    民意調查顯示,95%的美國人不獨立思考。
    只是複製了他們對媒體的國家信息,在轉貼。
    國際媒體是金融資本家和銀行家的控制。
    而媒體和政治、軍事為金錢金權服務。
    這是美國民主的真諦
    華爾街二戰前支持希特勒上台
    法國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一樣的
    烏克蘭班德拉一樣。
    沒有戰爭國際銀行家就不能發財

    回覆刪除
  2. == 拿破崙戰爭 ==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展開的滑鐵盧戰役,不僅是拿破崙和威靈頓兩支大軍之間的生死決鬥,也是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巨大賭博,贏家將獲得空前的財富,輸家將損失慘重。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空氣緊張到了極點,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滑鐵盧戰役的最終結果。如果英國敗了,英國公債(Consols)的價格將跌進深淵;如果英國勝了,英國公債將衝上雲霄。



      正當兩支狹路相逢的大軍進行著殊死戰鬥時,羅斯柴爾德的間諜們也在緊張地從兩軍內部收集著儘可能準確的各種戰況進展的情報。更多的間諜們隨時負責把最新戰況情報轉送到離戰場最近的羅斯柴爾德情報中轉站。到傍晚時分,拿破崙的敗局已定,一個名叫羅斯伍茲的羅斯柴爾德快信傳遞員親眼目睹了戰況,他立刻騎快馬奔向布魯塞爾,然後轉往奧斯坦德港。當羅斯伍茲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別通行證的羅斯柴爾德快船時,已經是深夜時分。這時英吉利海峽風急浪高,在付了2000法郎的費用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水手連夜幫他渡過了海峽。當他於6月19日清晨到達英國福克斯頓的岸邊時,內森‧羅斯柴爾德親自等候在那裡。內森快速打開信封,瀏覽了戰報標題,然後策馬直奔倫敦的股票交易所。



      當內森快步進入股票交易所時,正在等待戰報的焦急而激動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內森那張毫無表情、高深莫測的臉。這時,內森放慢了腳步,走到自己的被稱為「羅斯柴爾德支柱」的寶座上。此時他臉上的肌肉彷彿石雕一般沒有絲毫情緒浮動。這時的交易大廳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喧囂,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富貴榮辱寄託在內森的眼神上。稍過片刻,內森衝著環侍在身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交易員們遞了一個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聲不響地衝向交易台,開始拋售英國公債。大廳裡立時一陣騷動,有些人開始交頭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這時,相當於數十萬美元的英國公債被猛然拋向市場,公債價格開始下滑,然後更大的拋單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債的價格開始崩潰。
    這時的內森依然毫無表情地靠在他的寶座上。交易大廳裡終於有人發出驚叫:「羅斯柴爾德知道了!」「羅斯柴爾德知道了!」「威靈頓戰敗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觸電一般回過味來,拋售終於變成了恐慌。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時候,跟隨別人的行為成了一種自我強制性行為。每個人都想立刻拋掉手中已經毫無價值的英國公債,儘可能地留住一些所剩無幾的財富。經過幾個小時的狂拋,英國公債已成為一堆垃圾,票面價值僅剩下5%。



      此時的內森像一開始一樣,仍然是漠然地看著這一切。他的眼睛以一種不經過長期訓練絕不可能讀懂的眼神輕微地閃動了一下,但這次的信號卻完全不同。他身邊的眾多交易員立即撲向各自的交易台,開始買進市場上能見到的每一張英國公債。



      6月21日晚11點,威靈頓勛爵的信使亨利‧珀西終於到達了倫敦,消息是拿破崙大軍在8個小時的苦戰後被徹底打敗了,損失了1/3的士兵,法國完了!



      這個消息比內森的情報晚了整整一天!而內森在這一天之內,狂賺了20倍的金錢,超過拿破崙和威靈頓在幾十年戰爭中所得到的財富的總和!



      滑鐵盧一戰使內森一舉成為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從而主導了英國日後的公債發行,英格蘭銀行被內森所控制。英國的公債就是未來政府稅收的憑證,英國人民向政府繳納各種稅賦的義務,變成了羅斯柴爾德銀行向全民變相徵稅。英國政府的財政支出是靠發行公債來籌集的,換句話說,英國政府因為沒有貨幣發行權而必須向私人銀行借錢花,而且要支付8%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幣結算。當內森手裡攥著具有壓倒性優勢數量的英國公債的時候,他實際上操控著公債的價格,左右著整個英國的貨幣供應量,英國的經濟命脈被緊緊地捏在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手中。
    【「風險投資」選中了希特勒】

      1933年11月24日的紐約時報報導了一本名為《西德尼‧沃伯格》(Sidney Warburg)的小冊子。這本書最早是1933年在荷蘭出版,在書架上只擺了幾天就被取締了。幾本倖存的書被翻譯成英文,該書的英文版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過,後來被禁止向公眾和研究人員開放。該書的作者「西德尼‧沃伯格」據信就是美國最大的銀行家族之一的沃伯格家族的成員,後來該書的內容被沃伯格家族堅決否認。

      這本神秘的小冊子揭露了美英兩國的銀行家族資助和扶持希特勒掌權的秘史。據該書記載,1929年前後,華爾街通過道威斯計劃(Dawes Plan)和楊計劃(Young Plan)來幫助德國償還戰爭賠償。從1924年到1931年,華爾街通過這兩個計劃總共向德國提供了1380億馬克的貸款,而德國在此期間總共僅支付了8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德國實際上是得到了美國的巨額金融資助以重新整軍備戰。對德國的貸款實際上是通過在華爾街銷售德國債券募集公眾資金而來,摩根和沃伯格家族在其中得到了豐厚的利潤。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政府在德國賠償問題上的高壓政策。這種政策使得美國的貸款在德國和奧地利有相當一部分被凍結了,而且法國得到了德國賠償的主要部分,這些錢的最終來源都是華爾街。瞅著法國越來越不順眼的華爾街銀行家們在1929年6月召開了一次會議,摩根系、洛克菲勒系的銀行家和美聯儲的頭頭們聚在一起,商議該如何把德國從法國的高壓之下「解放」出來。會議達成一致意見,必須通過「革命」的手段來擺脫法國的箝制。一個可能的領袖人選就是希特勒。手持美國外交護照,懷揣胡弗總統和洛克菲勒親筆信的西德尼‧沃伯格受命去和希特勒進行私人接觸。

      西德尼與納粹的接觸並不順利,美國駐慕尼黑的領事館辦事不力,後來還是借助慕尼黑市長的幫助才見到希特勒。在初次會議上,華爾街銀行家開出的條件是「主張進攻性的外交政策,煽動報復法國的情緒」,希特勒的要價也不低,給1億馬克甚麼都好說。西德尼把希特勒的報價傳回紐約,銀行家們覺得希特勒獅子大張口,2400萬美元實在高得離譜,他們提出1000萬美元的反報價。當時還未成氣候的希特勒一口答應下來。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這筆錢被打到荷蘭一家銀行(Mendelsohn & Co.Bank),然後分成數批支票寄到德國的10個城市。當西德尼回到紐約向銀行家們匯報時,洛克菲勒對希特勒的納粹主張深深地著了迷。緊接著,一向對希特勒不甚介意的紐約時報突然開始對納粹學說和希特勒的演講定期介紹,1929年12月,哈佛大學也開始研究德國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

      當1931年胡佛總統答應法國政府任何債務解決方案都會首先徵求法國的意見時,他立刻在華爾街失寵了,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胡佛總統後來大選失利與這件事有著直接關係。

      1931年10月,希特勒給西德尼發了一封信。於是華爾街的銀行家召開了另一次會議,這次與會者還有英格蘭銀行的董事長諾曼。會上形成了兩派意見,以洛克菲勒為首的人傾向希特勒,另一些人則不太肯定。諾曼認為花在希特勒身上的1000萬美元已經夠多了,他懷疑希特勒永遠也不會行動。會議最終決定進一步支持希特勒。

      西德尼再一次來到德國,在希特勒的支持者的一次會議上,有人向他提出納粹衝鋒隊和黨衛隊非常匱乏機關鎗、卡賓槍和手槍。這時,大量的武器裝備都已經屯放在德國邊境的比利時、荷蘭和奧地利的城市,只要納粹支付現金,立刻可以提貨。希特勒對西德尼說他有兩個計劃,暴力奪權和合法執政。希特勒問道:「暴力奪權需要5億馬克,合法執政需要2億馬克,你們銀行家會怎麼決定?」

      5天以後,華爾街的回電指出:「這樣的金額完全無法接受。我們不想也不能接受。對此人解釋說這樣規模的資金調動到歐洲會震動整個金融市場。」

      西德尼作了進一步的報告,三天以後,華爾街的回電稱:「報告收到。準備支付1000萬,最多1500萬美元。建議這個人對外政策採取進攻性的必要性。」
     1500萬美元的合法執政道路被華爾街銀行家們最終敲定下來。付款方式必須隱匿資金來源,其中500萬付給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的蒙德松銀行(Mendelsohn & Co.Bank),500萬付給鹿特丹銀行(Rotterdamsehe Bankvereinigung),500萬付給意大利銀行(Banca Italiana)。

      1933年2月27日,德國國會縱火案的當天晚上,西德尼和希特勒進行了第三次會談,希特勒提出還需要至少1億馬克來完成最後的奪權行動,華爾街只答應最多700萬美元。希特勒提出500萬打到羅馬的意大利銀行,另外200萬打到杜塞爾多夫的瑞納尼亞公司(Renania Joint Stock Company)。

      在最終完成使命之後,西德尼不禁感慨道:「我嚴格執行了我的使命直到最後一個細節。希特勒是歐洲最大的獨裁者。這個世界已經觀察他有幾個月的時間了。他的行為最終會證明他的好壞,我認為他是後者。對德國人民而言,我真心希望我是錯的。這個世界仍然要屈從於希特勒,可憐的世界,可憐的人類。」
    【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首相,德國不僅完全擺脫了1923年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災難,也從席捲全球的嚴重衰退中快速恢復過來,在承擔著巨額戰爭賠款的巨大經濟壓力下,以驚人的速度裝備起來歐洲最強大的武裝力量並在1939年9月1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而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仍然在1929年大衰退的泥沼中苦苦掙扎,直到1941年美國直接參戰,美國的經濟狀況才得到根本扭轉。

      德國以區區6年的時間迅速完成經濟復甦和大規模戰爭準備,如果沒有外來強大的金融資助是完全不可想像的。如此龐大的外來資金挹注如果不是為了準備發動戰爭,就難以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實際上,華爾街就是納粹德國最大的資金來源。

      早在1924年德國超級通貨膨脹剛剛平息下來的時候,華爾街的銀行家就開始籌劃如何幫助德國整軍備戰。1924年開始的道威斯計劃和1929年的楊計劃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回覆刪除